如何在潮湿空气中制备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北京大学肖立新教授来我们讲学
9月7日下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立新应邀来到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专题报告。肖立新教授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国材料学会太阳能分会秘书长,同时担任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中国北区执委会学术副主席、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显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有机发光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积累。报告在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B301会议室举行,主题为“如何在潮湿空气中制备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王行柱教授主持。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心主任刘畅、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副院长谭誉宇以及学院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学术报告会现场
肖立新教授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申请专利30余件,并编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第一、二版)。他曾入选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是该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报告中,肖教授系统回顾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技术挑战,并重点分享其课题组近期在高湿度条件下实现高性能、高稳定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的研究进展。经典溶剂体系难以在潮湿环境中稳定制备高质量的钙钛矿光伏活性层,针对这一瓶颈,肖立新教授团队运用多种(准)原位光谱表征手段,深入分析了湿度环境下钙钛矿薄膜的结晶动力学机制,提出了原位构建晶态覆盖层的新策略。该策略通过在两步法前驱体溶液中引入一系列有机自由基分子,利用组份间表面能差异与相互作用,改变碘化铅中间相薄膜的结晶动力学行为,最终在退火过程中形成明显的分层结构。这一原位形成的晶态覆盖层不仅有效阻隔水分子侵入,还抑制了下层DMSO在高温下的挥发,从而同时实现防潮与优化结晶结构的双重目标,成功解决高湿环境下钙钛矿活性层制备难题。报告尾声,肖教授进一步展望了钙钛矿光伏材料在环境氛围下面临的关键挑战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学术交流讨论
在交流环节,在场师生围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等议题与肖教授展开了深入讨论,现场学术气氛热烈。本次报告为必威betway西汉姆师生提供了与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拓宽了学术视野,增强了科研创新意识。
撰稿:周贤勇